首页 > 贸易百问 > 正文

农业贸易百问| 你了解中国餐桌上的进口虾吗?

来源:供稿人:

随着消费者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营养美味、做法多样的虾类产品逐渐成为中国百姓餐桌上的明星食材,市场需求逐年递增,国内捕捞和养殖的虾类产品供不应求,虾类进口在数量上有效弥补了供需缺口,在品种口味上更好地满足了百姓日常消费。

一、进口虾有多少?

我国进口虾类主要包括对虾、基围虾、红虾、北极甜虾、龙虾等。进口量从20106.7万吨、价值3.1亿美元,增加至201977万吨、价值60亿美元,虾类贸易自2018年由顺差转为逆差,2019年逆差增至近40亿美元(详见表),进口量增长迅速。2019年,对虾进口增长显著,进口量61.9万吨,进口额38.4亿美元,分别占虾类进口总量和进口总额的80.4%64%

表:2019年虾类进口增长情况

单位:万吨、亿美元

产品类别

进口量

 

进口额

 

 

 61.9

 290.0%

 38.4

227.0%

 

 0.3

 14.6%

 0.4

19.6%

其他虾类

 14.7

5.1%

 21.3

2.9%

虾类合计

 77.0

153.8%

 60.0

83.2%

 

二、进口虾来自哪些国家或地区?

我国虾类进口前十大来源国排名为厄瓜多尔、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越南、阿根廷、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和墨西哥,从上述十国进口额合计54.3亿美元,占虾类进口总额的90.4%

近年来,全球虾类出口国都在积极拓展中国市场。其中,自厄瓜多尔和印度进口对虾增长最快,2017年自两国对虾进口量分别为1万吨和0.7万吨,2019年增长至32.2万吨和15.1万吨,占中国虾类进口六成以上。水产业并不发达的沙特于2018年首次对华出口养殖对虾71吨,2019年激增至2.9万吨呈爆发式增长。加拿大对我出口北极虾和龙虾,市场潜力巨大,今年疫情暴发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于37日试运航班载67吨活龙虾抵达中国,为市场扩展打通运输渠道。

三、虾类进口激增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消费者收入和营养要求提高,对优质动物蛋白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国内虾类在深加工产品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但在初级冷冻产品方面,受养殖规模、品种、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影响市场竞争力较弱。因此,价格便宜、供给稳定的规模化养殖对虾进口快速增长。此外,国内主动扩大进口政策,海关贸易便利化措施,猪肉价格上涨导致替代消费以及美元汇率波动等,也都对2019年我国虾类进口激增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四、新冠肺炎疫情对虾类进口的影响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导致餐饮行业停滞,虾类消费骤降。四月以来,随着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消费需求逐步回暖。国内虾类生产受疫情影响也经历了停工停产、流动性降低等困难,短期扩大产能有限,难以满足供需缺口。同时,疫情国际蔓延给虾类出口商造成严重冲击,对虾主产国厄瓜多尔、印度、越南等已相继减产,目前出口降至正常水平的30%50%。但各出口商对中国市场的期望不减,只待疫情过后尽快恢复对华出口。按照养殖周期80天左右估测,预计对虾进口可快速回升,但年内恢复至2019年水平难以实现。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