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贸易谈判 > 正文

《贸易便利化协定》争论背景回顾

来源: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供稿人:

  WTO成员去年在巴厘部长会上通过了《贸易便利化协定》,按照计划应在7月31日最后期限前通过修订案议定书,该议定书将正式把《贸易便利化协定》纳入WTO基本规则之中;但这一进程在最后期限临近时刻接连遭遇挫折。如果《贸易便利化协定》未能在最后期限内达成一致,且该期限也未能得到延长;那么,协定在WTO框架下的法律地位会变得模糊不清,比如可能会得到成员的认可但不被纳入WTO基本规则。

  首先是非洲集团及最不发达国家集团提出异议。他们要求《贸易便利化协定》在多哈一揽子协议达成之前只应“临时实施”,并希望可以更准确地获知发达国家对其技术援助的种类。据分析,此举意在为后巴厘谈判中的发展和最不发达国家等议题增加筹码。

  在各方努力下,最不发达国家集团和非洲集团立场有所松动,传达出积极的信号,响应WTO、世界银行和捐赠国的技术援助承诺,对所需的援助提供了更清晰的表述,这有利于《贸易便利化协定》更好的执行。世界银行在7月17日发布会上宣布给予发展中国家三千万美元援助,帮助这些国家履行《贸易便利化协定》中的义务。WTO于7月22日发布了一项新的“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从捐赠国获取技术援助。莱索托、肯尼亚和乌干达将分别代表非洲国家集团,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集团,及最不发达国家集团出席发布会。WTO方面将其解读为支持贸易便利化执行的隐性信号,虽然这些集团并没有公开表明放弃此前立场,但WTO方面相信非洲国家有妥协的意愿。

  随后,《贸易便利化协定》又遇到波折。印度在七月初表示,除非粮食安全储备问题取得进展,印将不会同意通过《贸易便利化协定》议定书。

  印度一直担心其粮食公共储备项目将违反WTO《农业协定》对扭曲贸易补贴的相关规定。为此,去年12月巴厘部长级会议在《贸易便利化协定》之外还通过了粮食安全储备决议,规定在2017年最后期限之前制定永久性解决方案,解决印度的顾虑。此外,巴厘会议还通过了“和平条款”,使相关的储备免于WTO法律挑战。但根据相关人士分析,“和平条款”的适用条件几乎使印度无法使用,这让印度充满紧迫感,希望快速找到永久性解决方案,使其粮食公共储备项目不受WTO补贴约束水平的限制。

  7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G20贸易部长会议试图扭转印度对《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反对,却未能成功。按原计划,WTO应在7月25日的总理事会会议上通过《贸易便利化协定》修订案议定书,但印度在会上坚持此前立场,反对将《贸易便利化协定》纳入WTO法律框架之下。不过,会上印度首次提出了其具体要求:立即建立讨论粮食安全问题的机制,如农业委员会专门会议,推迟通过修订案议定书,直到就粮食安全储备达成“永久性解决方案”。印度要求WTO成员在今年年底前就该方案达成一致,比原本设定的2017年期限早了三年。

  大多数WTO成员都反对印度的要求,包括美国、欧盟等。古巴、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南非和津巴布韦则较为同情印度的立场,但是这些国家只是泛泛地谈了巴厘一揽子计划的不公平,并没有明确表示会阻碍通过议定书。

  美国贸易代表迈克尔•弗罗曼(Michael Froman)在7月25日的声明中指出,如果印度反对《贸易便利化协定》,可以选择不批准该协定,而不是阻碍整个议定书的进程。弗罗曼还谈到,一旦正式通过《贸易便利化协定》议定书,成员有一年时间决定是否批准协定。《贸易便利化协定》只有获得三分之二成员批准,才能生效,且只对批准过该协定的成员生效。

  印度在会上表示,巴厘协定中除了贸易便利化,其他议题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这让印度“无法相信WTO会拿出建设性方案惠及占全球极大比重的人口。”印度强调,“虽然已经就巴厘的一些议题召开了会议,却仍没有成形的框架供这些问题进一步探讨和解决,而巴厘协定中关于公共储备的讨论甚至还没有开始,尽管G33不断要求,建议案也准备妥当。与之相似的是,一些最不发达国家的议题也被搁置。”

  弗罗曼对贸易便利化问题的前景表示担忧,称“不能在最后期限前通过《贸易便利化协定》议定书会使整个巴厘一揽子协定和多哈谈判都面临崩溃,并将WTO置于危机边缘”。弗强调,“巴厘一揽子协定的每一项内容都有自己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背离一揽子协定可能会对未来的多哈谈判产生严重的影响。”

  针对美方观点,印度在发言中表示,不能优先满足发展中国家的诉求会对WTO体系造成更大的危害。“一些成员提到WTO正面临信誉危机,我们对问题症结的看法却和他们不同。我们认为WTO无法满足所有成员的利益,无法践行多哈发展回合中的‘发展’二字,对其信誉的损害超过其他任何因素。”印度还表示,定于年底前完成的后巴厘工作计划“似乎在重复我们过去的错误,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关切显然有所缺失”。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