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贸易谈判 > 正文

农业贸易百问丨南方共同市场如何推动农产品贸易市场多元化?

来源:供稿人:蒋丹婧

  南方共同市场(以下简称“南共市”)是南美洲最重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其主要成员国也是我国大宗农产品的重要进口来源地。近年来在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南共市加快对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以期降低国际市场带来的风险。

  一、南共市都有哪些成员国?

  南共市的创始成员国为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上述四国于1991年3月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签署《亚松森条约》,宣布建立南方共同市场。1995年1月1日南共市正式运行,各成员国间绝大部分商品实行无关税自由贸易,并执行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2023年12月,南共市吸纳玻利维亚成为其正式成员国,目前处在过渡期,不参与自贸协定等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执行。除正式成员国外,南共市还建立了联系国制度,包括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苏里南、圭亚那等国。

  二、南共市近年加速推动自贸协定谈判与签署

  南共市对外签署自贸协定集中在2004年至2011年,此后对外商签自贸协定进展缓慢,近两年加速推动与欧洲国家达成自贸协定。

  (一)早期南共市主要与发展中国家签署贸易协定

  2011年以前,南共市与多个国家与地区签署贸易协定,谈判重点是以互相削减关税拓展出口市场。协定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与印度、南部非洲关税同盟(SACU)分别签署贸易优惠协定,双方围绕部分产品开放市场、促进贸易往来。协定未涵盖所有商品,如南共市—印度自贸协定项下涉及降税的产品不到500个税目,南共市仅对印度的奶粉、玉米和小麦粉等农产品削减关税;印度仅对南共市的猪肉、淡水鱼和羊毛脂等削减关税。二是与以色列、埃及等国分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双方以较高水平开放互换市场。如南共市—以色列自贸协定项下,双方市场开放程度均较高,南共市对以色列开放了绝大多数农产品;以色列仅保留了对南共市的牛肉、羊肉、鲜冷冻鱼、乳制品、玉米和植物油等少量农产品不降税,其余农产品全部放开。

  (二)2011年后南共市对外自贸谈判进展较为缓慢

  2011—2023年,南共市曾与叙利亚、突尼斯、黎巴嫩和欧亚经济委员会等签署了自贸区框架协议、经贸合作框架协议等,但未启动自贸协定谈判;2017年以后,南共市先后启动同加拿大、韩国、新加坡自贸谈判,均未达成协定。此外,南共市与欧盟自贸协定谈判启动于1998年,谈判旨在取消南共市出口欧盟的部分农产品关税,以及欧盟出口到南共市的部分工业产品关税。2004年因在工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上分歧严重,南共市与欧盟中止自贸谈判,2010年谈判重启但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

  (三)近年南共市加速达成自贸协定、拓展贸易市场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贸环境不稳定不确定进一步加剧,南美国家应加强团结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南共市开始加速推动自贸协定谈判及签署。2023年12月,南共市与新加坡正式签署自贸协定。2024年12月,南共市与欧盟结束持续20多年的自贸协定谈判,共同宣布达成自贸协定。欧盟委员会已将协定文本递交欧盟各成员国及欧洲议会审批,得到多数成员国批准才能正式生效。2025年9月,南共市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签署自贸协定。

  三、近年南共市新达成的自贸协定为其争取到什么样的农产品市场开放?

  南共市—新加坡自贸协定项下,新加坡将对从南共市进口的所有产品免征关税,南共市则对95.8%的从新加坡进口商品免除关税,关税豁免将在15年内逐步实行。从农业领域看,南共市仅对新加坡的乳制品、植物油、食糖、可可脂和婴配粉等农产品排除降税,其他均予放开。

  南共市—欧盟自贸协定如能最终签署,将建成覆盖约7.5亿人口、占全球经济总量约五分之一的自由贸易区。尽管双方内部均有不同声音,但南共市与欧盟很大可能将实现“双向奔赴”。从南共市方面看,其将对91%的欧盟商品逐步实行零关税,欧盟汽车、化学品、葡萄酒和巧克力等优势产品将以更优惠条件进入南美市场。从欧盟方面看,其将对82%的农产品税目实现最终零关税,巴西等南共市农业大国可以更宽松的条件向欧盟出口大豆、肉类、糖、蜂蜜等农产品,其中大豆获得关税立即降至零的优惠待遇,玉米为配额内零关税,牛肉为配额内部分降税。商签与南共市的自贸协定也是欧盟防范美加征关税、拓展贸易市场的重要举措。

  南共市—EFTA自贸协定将形成一个覆盖约3亿人口、经济总量超过4.3万亿美元的自贸区,改善双方97%以上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从农业领域看,南共市对EFTA开放了部分水产品和乳制品市场,另给予了部分乳制品和可可制品的国别配额;EFTA对南共市高度关注的大豆、玉米产品给予零关税,但对牛肉产品排除降税。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