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农业部党组部署,贸促中心于2月出台了《疫情形势下服务出口企业五条硬核措施》。为进一步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渡过难关,中心聚焦“五度”(深度、力度、速度、效度、维度),创新展会模式,全力促进农产品出口,在帮助出口企业妥善处理境外参展困难、提供法律咨询援助、应对针对疫情的新技术贸易壁垒、为疫区企业提供优惠服务等方面帮助农业出口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冲击,为促进农产品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提升贸易形势研判“深度”
1.强化出口监测分析。对全国农产品贸易活跃的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0多家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了网上问卷调查,推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组织湖北、山东等重点省农产品出口企业专题调研,梳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农产品出口影响国际经验,邀请国际农业政策领域知名专家召开视频研讨会,完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分析》报告,提出“需对疫情可能演化为全球粮食危机的潜在风险予以重视”等前瞻性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撑。
2.加强中美贸易研究。开展疫情对中美协议执行的跟踪研究,完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影响》综合研究报告、系列监测分析材料等。分析贸易战以来中美贸易变化及趋势,完成《未来美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走向》,《中美重要农产品贸易最新变化情况》《美国农业部对农业国际展会支持情况及启示》等分析报告。
二、强化外贸信息服务“力度”
3.汇总稳外贸政策信息。梳理商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贸促总会等部委近期出台的稳外贸支持政策,发布了《应对疫情稳农业外贸相关政策措施汇编》,帮助农业外贸企业全面了解和用好各项优惠政策。
4.推送疫情影响及舆情报告。向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推送疫情对农业产业链影响相关研究报告、相关农业舆情和各国临时措施。
5.发布重要贸易伙伴动态。发布了贸易百问《英国脱欧:影响中英农产品贸易吗?》,为企业扩大对英出口提供参考;宣传中韩自贸协定有关农产品出口的利好政策,帮助企业利用优惠关税政策;发布越南限制大米出口对国内市场影响的相关信息。
6.提供产业定制分析信息。应水产企业需求,搜集并发布国际水产品贸易信息,帮助企业及时掌握疫情期间国际水产品市场动态变化;应农机企业需求,提供了《2019年农机贸易研究报告》。
三、加快外展变化应对“速度”
7.挽救未成行境外展经济损失。疫情暴发初期,就各国针对中国旅客的限制入境措施,及时与各展会主办方沟通,协商解决已缴纳展位费但不能如期参展问题,未产生展位费损失。
8.发布全球涉农展会预警。跟踪各国农业展会以及出入境政策变更信息,跟踪发布两期贸易百问《疫情之下,境外涉农展会是否如期举办?》,向拟参展企业提示风险预警。
9.谋划后续展会项目。持续跟踪国际疫情变化和各展会调整信息,与相关主办方保持密切沟通,为企业下半年利用国际展会平台拓展市场保留主动权。
四、强化出口受阻应对“效度”
10.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依托贸促总会“企业跨境贸易投资法律综合支援平台”,积极为因疫情导致出口受阻的农业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应水产企业请求,提请贸促总会为其在美国对虾反倾销案中提供法律援助及开展在美抗诉。发布贸易百问《新冠疫情下如何应对农产品贸易救济案件?》。
11.加强新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针对部分出口市场因不明确病毒传播载体和机理,暂时限制或禁止进口我国畜、水产品问题,及时收集我主要农产品伙伴国在疫情暴发后采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布了《出口市场因新冠肺炎对我农产品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情况分析》。
五、创新服务出口企业“维度”
12.举办云研讨会。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举办了农业外贸突围视频研讨会,围绕与会企业反映的复工复产难、产品运输难、生产经营难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并开展现场指导。
13.提供营销及培训支持。帮助湖北企业利用我中心三大展会平台开展营销活动,对湖北恩施等贫困地区企业减免展位费,并设计创新推介活动;组织农产品出口企业特别是湖北企业参加专题培训,帮助企业尽快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