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水产快讯薯业快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薯业快讯
推荐:
字体选择:

荷兰马铃薯行业及与中国的合作

来源:摘自荷兰农协  供稿人:  点击:

  荷兰马铃薯行业及与中国的合作

  荷兰在世界马铃薯生产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马铃薯培育、收获、贮存、运输和加工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为中国马铃薯生产者所面临的挑战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荷兰国土总面积为418.64万公顷,荷兰的农用地(即耕地和牧场)总面积约197万公顷,占其国土总面积的50%。荷兰197.1万公顷的农用地中,耕地89.4万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45%),牧场106.4万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55%)。荷兰种植业的特点是高度专业化,因而种植业主要可分为大田种植业和园艺业。

  2013年荷兰农产品出口额达790亿欧元,农产品进出口额通常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90%以上,农业出口率高居世界第一。进口主要用于工业生产部门或直接供应消费市场,产品包括酒、饲料、咖啡、茶、水果、干果、香料等;出口的农产品则包括蛋、奶、肉、蔬菜、花卉、土豆等。蘑菇、鲜花、奶酪和马铃薯种薯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在近十多年里,除了温室园艺业发展稳步上升外,其他各业都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发生过很大幅度的波动。

  大田种植业主要包括马铃薯、谷类作物和甜菜。这些作物都是大规模连片种植的,单产水平大都在世界的前列。在大田种植业中,马铃薯大约占25%,甜菜25%,谷类作物25%和轮作蔬菜共占25%。近年来,荷兰逐渐减少了占地较大的农作物(如谷类作物)的种植,而增加了马铃薯等根块作物的种植面积,从而提高了每公顷土地的产值。

  荷兰的马铃薯生产

  世界上有近155个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总栽培面积2000多万公顷。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马铃薯多以主食形式消费,并颇得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

  荷兰具有先进的马铃薯农机设备和贮存技术,完善的薯片、薯条、淀粉和其他马铃薯产品的深加工生产线,以及产品包装设备和卫星跟踪技术。除了先进的技术,荷兰在面对消费者期待方面(包括价格、质量和多样性),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并在法律、卫生和环境方面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已经成为了马铃薯市场的领跑者。

  荷兰是欧洲市场最大的马铃薯鲜薯和马铃薯加工产品的供应商。2014年,马铃薯总种植面积(播种面积)约16万~18万公顷,荷兰的平均单产为50吨/公顷,部分地区甚至达到100吨/公顷(全球最高单产)。约2/3~3/4的马铃薯鲜薯用于深加工,剩下的以鲜薯形式出售。

  马铃薯种薯出口量大约是70万吨,种薯出口到60多个国家。从1975年到2007年,大型马铃薯种植场(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于10公顷)的比例从11%增长到50%,而面积小于1公顷农场的比例从54%减少到6%。

  荷兰的马铃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除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外,还有一套规范的生产良繁技术体系,先进而科学的耕作管理制度和高水平的种、管、收贮藏机械化,以及健全的产销加工配套运行的机制,加之严密的农业法制,使其马铃薯作为农业产业化加工优势支撑着荷兰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

  马铃薯种薯

  马铃薯品质的好坏和产量高低关键在种薯。因此,马铃薯种薯繁育在马铃薯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荷兰是马铃薯的生产和贸易大国,占据了世界种薯市场份额的70%,是该产业当之无愧的领导者。荷兰出口的马铃薯比其进口的马铃薯价格高,其真正的原因在于荷兰生产和出口的马铃薯以种薯为主,进口的马铃薯则以商品薯为主。发展种薯产业需要更高的资金投入,但是可以产生更高的利润。

  荷兰非常重视种薯的生产,种薯单产达到30~35吨/公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和出口大国,荷兰马铃薯生产面积的37.5%用来种植种薯,种薯年产量达到130万吨,其中75%用于出口。荷兰主要的贸易伙伴为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和北美。

  培育新的马铃薯品种的平均年限是10到12年,种薯的繁育需要公司(包括种子公司和贸易公司)和农民之间紧密合作。专业的育种公司是整个育种过程的核心,他们负责基本的杂交育种、试验新的品种、进行新品种注册,此外,这些育种公司还负责新品种的分配。一旦注册一个新品种,培育者就拥有30年的专有贸易权。此外,高水平的投入和监管是保证马铃薯产业链质量的重要前提,荷兰种薯及农艺作物种苗检测服务中心会依据严格的法定标准对马铃薯农田进行检查,以保证种薯的品质。

  马铃薯深加工

  先进的种薯生产技术促进了荷兰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而马铃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归功于马铃薯深加工业。目前全世界约有50%的马铃薯用于加工转化,马铃薯加工产品已达上千种,马铃薯加工业突出的国家有:荷兰、美国、英国、法国、波兰等国。

  1961年,由于荷兰马铃薯过剩且出口受阻,第一家马铃薯深加工工厂爱味客应运而生。自此,快餐业迅速发展,加之人们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促使了马铃薯深加工业繁荣发展。

  荷兰用于深加工的马铃薯数量不断上升,现如今,每年加工鲜薯量为480万吨,占其总产量的90%以上,占到了欧盟马铃薯深加工市场的25%,马铃薯加工总产值为320亿人民币。除了对商品薯进行加工,荷兰在淀粉薯生产加工、淀粉产品加工、和淀粉产品提取(如生物塑料)方面,也具有雄厚的实力。荷兰不断改进其深加工技术,其马铃薯加工产品在很多国家享有盛誉。马铃薯加工需要规格化和标准化的原料,同时市场也需要规格化和标准化的产品。荷兰具备完整的马铃薯全粉和淀粉的加工标准和检测方法,生产用马铃薯品质检测方法和等级的分类办法。在管理方面,荷兰建立了马铃薯原料标准,规定用于鲜食、餐馆、工业加工等不同目的的指标要求。荷兰对各种马铃薯加工品的制作方法、产品质量、包装方法等也制定了操作规范或标准。同时马铃薯生产者也与研究机构、供应商、政府和其他参与者保持联系,保证加工产品的稳定质量。

  中荷双方在马铃薯领域的合作

  中国政府致力于加快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中国马铃薯市场潜力巨大,荷兰具备先进得马铃薯生产加工技术和丰富得经验,这两者的结合为中荷两国的合作创造了众多机遇。荷兰农业协会(NAFTC)是荷兰技术产业部门企业的联合会,由荷兰经济事务部和荷兰最大的技术、工业行业协会,暨荷兰工商联合会共同支持创办,代表了荷兰在部分国家的农业、食品和农业及食品技术企业,主要促进其成员的业务发展,并在中国、印度及越南建立了办事处。NAFTC中国是中荷农业和食品行业发展的中心平台,目标是通过荷兰的专业知识、产品和技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促进和执行中荷农业行业的贸易、合作与创新。

  荷兰农业协会涵盖了农业、食品相关领域的很多方面,包括多个专业的分支构成:橙色马铃薯、橙色猪业、橙色家禽、橙色乳业、橙色饲料、橙色园艺。荷兰农业协会活跃在食品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为中荷双方的贸易提供综合的方案,尤其在食品加工机械和马铃薯产业方面。现在的橙色马铃薯分支暨曾经的“荷兰马铃薯中心”以发展和促进马铃薯生产和加工领域的合作为目的,得到了荷兰政府的大力支持。该中心成为中国马铃薯业和相关行业的焦点,在促进中荷双方在马铃薯品种选育、标准块茎生产、种植管理、贮存运输和加工技术等领域的合作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关附件: